前言

 

你是否在運動時經常遭遇小腿抽筋?

那你知道容易抽筋的原因是什麼嗎?

一直抽筋該怎麼辦呢?

本篇運動防護專文,

將從近期運動概況開始分析,

連同運動情境與人體狀態,

為你提供基礎的抽筋防護。

 

運動就抽筋不是運氣差,而是運動意識與習慣的問題


       暑假過了一半,除了颱風下雨,天氣多數呈現晴朗狀態,絕對是進行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。台灣熱門的運動不外乎跑步、游泳、自行車、網球、籃球、棒壘球……等,疫情期間也養成登山、溯溪、野營等野外自然探索活動,且在部分傳統產業轉型後,閒置的工廠改裝成為健身房、羽球場、排球場等室內運動,儼然成為新興的產業發展盛況,讓台灣人在下班、下課後,不再只是回家吃飯睡覺。
       然而,選擇多元的情況下,表示有更多「新手」投入平常不熟悉的運動,加上炎熱的天氣,在沒有運動習慣的狀態下,配合突然高強度的運動,增加了健康潛在風險。為了確保在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,能夠保持安全和健康,必須掌握重要的運動防護知識。以下是七大運動防護須知,幫助你在戶外活動中保持最佳狀態。

 

一、運動最常見小腿抽筋 教你了解原因與喝水法則

 

  1. 容易抽筋原因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夏季的高溫,導致身體容易快速失去水分,而脫水的情況不僅對於運動表現大打折扣,除了是導致容易抽筋的原因,後續更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,例如:肌肉拉傷、中暑、熱衰竭,甚至橫紋肌溶解症導致休克或敗血症。

     

  2. 運動喝水法則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保持充分水分非常重要,以下整理運動三階段補水法則:

     

    *運動前後飲水:運動前喝300-500cc的水,運動後根據流汗量補充。

    *運動中定時補水:每20分鐘喝100-200毫升的水,即使不感覺口渴。

    *選擇合適的飲料:運動量大可補充運動飲料與電解質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由於並非所有運動場合都有提供飲用水,建議出門前就備好足量瓶裝水,避免運動時無水可喝。

     

  3. 運動時一直抽筋怎麼辦?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有些朋友每到運動時,就容易一直抽筋,其原因相當廣泛,主要有運動狀態、生活習慣、體質、疾病或藥物等因素,避免離題我們先排除其他因素,只討論運動狀態的話可以怎麼辦?通常是因為激烈動作之下熱量來不及補充,或大量脫水時所造成的抽筋,尤其以常使用的腳步大小腿抽筋最為常見。所以你應該:

     

    *運動前有完備的熱身運動(下文會介紹)

    *運動期間密切關注水分的流失,按照喝水法則補充水分

    *準備具有一定熱量的零食來攝取

    *發生抽筋時即刻休息,按摩抽筋處並緩慢伸展開肌肉,忌急躁用力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如此才有機會避免抽筋或抽筋帶來的傷害。

 

二、常見的腳踝扭傷首重預防,要穿著合適運動裝備

 

        有時會看見穿著牛仔褲、甚至襯衫西裝的人,在球場上揮灑汗水,這類型臨時起意朋友相邀、又或是路過手癢獻技,偶而為之或輕鬆活動是無傷大雅,但此舉可能造成不少後續效應,例如:襯衫排汗效率不佳又悶熱恐造成超量流汗而脫水、牛仔褲材質延伸性不佳恐造成姿勢異常而扭傷。那麼,關於扭傷我們了解多少資訊呢?

 

  1. 扭傷是什麼?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為什麼腳踝扭傷最常見?扭傷顧名思義,關節經一定程度的扭曲、扭轉造成周邊韌帶與組織的傷害,尤其以腳踝扭傷最為常見;腳踝扭傷也俗成「翻船」,常見的原因除了運動本身的激烈程度,也包含踩到對手的腳、場地濕滑崎嶇、穿著部適當的球鞋……等眾多因素,且受傷過一次之後患部穩定度較低,導致容易「一犯再犯」的常見

     

  2. 扭傷處理方式是什麼?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現在主流的方式可以用口訣「PEACE」來記憶:

     

    *Protect 保護-固定患部並避免碰撞造成二次傷害。

    *Elevation 抬高-患部抬高於心臟水平位置有利患部血液循環。

    *Avoid 避免消炎藥-受傷時會啟動消炎機制須避免服用消炎藥干擾。

    *Compression 加壓-運用繃帶或機能貼布對患部加壓穩定

    *Educate 衛教-學習新的防護知識、排除過時錯誤的處理方式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最後一點衛教的用意,就像是早期都建議冰敷在急性傷害發生後的48小時內,但近年已證實長時間冰敷,會減緩自體消炎的進度,導致恢復不佳,因此需加強大眾運動防護意識。

     

  3. 預防是根本大法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合適的運動裝備除了能提升運動表現,更能有效防止扭傷。選擇運動裝備時,應根據所進行的運動類型和環境條件進行判斷:

     

    *運動鞋:跑步、球類、登山等多種類型,並思考運動內容是否需要包覆、靈活、支撐、緩衝或防水等條件。

    *運動襪:至少須選毛巾厚底,對運動減震有一定效果,再依個人需求或運動項目挑選,例如:縫合處有無異物感、襪筒彈性、足弓加強……等。

    *服裝:夏季戶外運動應選擇透氣、排汗衣物,像是尼龍與彈性纖維材質;但特定運動如登山常遇大溫差,內層衣會挑選羊毛或特殊機能排汗衫。

    *防護裝備:例如護膝適用登山行程、護肘適合網球訓練,都顯示適時使用防護裝備有利於運動表現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由於運動與戶外活動種類繁多,若已養成長期習慣時,建議花一點時間研究適合自己的裝備,以利預防突如其來的運動傷害。

 

三、避免過度暴露在陽光下

 

        夏季的陽光耀眼,紫外線指數也相當強烈,過度暴露在陽光下易導致皮膚曬傷,水分也容易因為流汗快速流失,甚至可能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。因此,做好防曬措施不可偷懶的。那什麼是好的防曬動作呢?

 

  1. 使用防曬乳:

    選擇適當的SPF值,建議曝曬前30分鐘塗抹,運動過程也須每2小時補擦一次。

     

  2. 穿著防曬衣物:

    不一定要具有防紫外線功能的衣物,一般帽子、太陽眼鏡、袖套都適用。

     

  3. 避開中午運動:

    儘量避免正中午前後1-2小時進行戶外活動,除了紫外線強烈,高溫環境運動也增加傷害風險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當然也有些例外,像位於高架橋下的籃球場雖位於戶外,但沒有陽光曝曬問題就可以正常運動,但仍要注意水分與熱量補充。


四、運動前後伸展 避免肌肉拉傷或關節扭傷 


        充分的熱身和放鬆伸展運動,是防止運動傷害的關鍵。熱身顧名思義,可以提高肌肉的溫度、增加血液流動,在不疲勞的狀態流汗,降低受傷風險,避免大腿拉傷、腳踝扭傷等急性傷害 。而放鬆運動俗稱「收操」,緩和運動有助於肌肉恢復,減少運動後的酸痛感。以下有幾點熱身與放鬆的建議:

 

  1. 熱身時間:

    正式運動前從靜態拉筋到動態,並進行5-10分鐘的輕度有氧運動,針對大肌群低強度進行,不躁進、不驟停達到運動工作狀態。

     

  2. 正式運動:

    一般民眾建議初期勿直接進入高強度、高對抗性的運動節奏,例如從事球類運動,可以在熱身至動態環節時就搭配球類熱身,也能增加運動時間的效率運用。

     

  3. 運動結束:

    在正式運動結束後建議逐步緩和動態情形,可用慢跑或走路緩和體溫,並持續3-5分鐘讓心跳減慢,並適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是否經常運動完隔天,甚至很多天都有痠痛或拉傷的感覺?連上下樓梯、跑過斑馬線都無法正常活動呢?除了要保持運動習慣外,下回記得將運動前後的伸展熱身加到技能包裡。

 

五、合理安排運動時間和強度


        學生時期最期待體育課,總覺得時間太短不盡興,假日總會用整個午後痛快的打球。但經過幾次運動傷害之後,才知道合理的運動時間,更能保持身體健康,尤其夏季高溫對人體的負擔較大,因此安排運動時間和強度就顯得格外重要。過度運動可能會導致身體過度疲勞,甚至引發健康問題,因此會建議:

 

  1. 循序漸進:

    任何運動都應該從低強度逐漸增加運動能量,讓身體有時間適應之外,也能有較佳的運動表現。

     

  2. 觀察身體信號:

    過程中可能有肌肉緊繃、疲勞、頭暈甚至缺氧等感覺,應立即停止運動觀察,若未好轉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。

     

  3. 定時定期休息:

    運動時可以補充水分的時間做為一個循環;若長期有運動習慣,也建議每週至少安排固定休息日,讓身體充分恢復。

 

六、注意營養補充


        有些人可能習慣運動前後完全不飲食,認為身體狀況會因此有所影響,但事實上,尤其在夏日高溫下,運動會消耗大量能量與營養,保持飲食補充對於運動者尤為重要。營養不足不僅會影響運動表現,還可能增加受傷的風險;我們會建議你:

 

  1. 日常均衡飲食:

    在沒有特定疾病的條件下,確保每天飲食中含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
     

  2. 運動後的營養補充:

    運動後30分鐘內是補充營養的黃金時間,可以選擇富含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如香蕉、牛奶、雞蛋等。

     

  3. 補充電解質:

    高強度運動後應適量補充電解質,最常見就是運動飲料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我們也常看到一些運動賽事,運動員都會備一些零嘴食用,大家也可以視情況在運動期間食用,穩定血糖與熱量。

 

七、了解急救知識


        做好了各種防護措施,最重要就是保有「意外有可能隨時發生」的準備,所以了解基本急救知識非常必要,不僅可以幫助自己,還能在緊急情況下幫助他人,我們熟知的基本急救知識如下:

 

  1. 中暑急救:

    一旦發現中暑症狀,如呼吸困難、突然昏迷或體溫超過40度,應立即停止運動,移到陰涼通風處並拖衣降溫,補充水分散熱後若情況仍嚴重須立即就醫。

     

  2. 扭傷急救:

    如果發生扭傷,建議抬高受傷部位並加壓(繃帶),觀察是否有骨頭傷害並考慮尋求專業醫療幫助。

     

  3. 心肺復甦術(CPR):

    掌握基本口角「叫叫CABD」,可以在心臟驟停等緊急情況下挽救生命。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而其他緊急情況,例如:開放性骨折、頭部重擊……等,第一時間撥打119請求協助,將現場情況詳盡告知專業人員,透過引導會更有效率。

 

八、    遠紅外線產品可以如何幫助你


        根據上述介紹,運動防護其實需要密切關注自身狀態,更要有預防的觀念,才能降低傷害發生的機率。說到預防,遠紅外線對人體的功效,主要透過與身體深層的水分子共振、進而達到促進血液循環作用;良好的血液循環,能幫助肌肉穩定運動表現,對於運動傷害也有一定程度的保護。以下就列出遠紅外線商品應用的範圍:

 

  1. 良好支撐-遠紅外線護膝:

    在運動中提供支撐和保護,減少運動損傷的風險。運動後佩戴也能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肌肉疲勞和酸痛。

     

  2. 加壓固定-遠紅外線護腰:

    在需要搬重物或對腰部有頻繁動作時,護腰帶保護和穩定。運動後使用可以減輕腰部疲勞和不適,但需要注意配戴時間長度。

     

  3. 高機動性-遠紅外線貼布:

    貼布擁有高自由度,可直接針對疲勞或酸痛的部位使用,有助血液循環加速恢復。建議挑選「無西藥成分」的遠紅外線貼布。

     

  4. 運動關鍵-遠紅外線襪子:

    眾多運動都需要大量腿部活動,一雙舒適的襪子是必需品,若兼具促進血液循環的表現有助穩定表現與恢復。遠紅外線產品不僅能在運動中提供保護,還能在運動後加速恢復,幫助你保持最佳的運動狀態。

 

結語


        夏季絕對是進行戶外活動的好時機,但也伴隨著一些潛在的風險,大家可以透過挑選適當的服裝與護具,做到基本的保護條件後,並吸收飲食與熱身的基礎知識,絕對可以安全又健康的享受運動的歡愉。最後提醒,任何活動都以安全作為最高守則,讓夏季戶外活動帶來的最大的健康益處。